欢迎关注绿灯行电缆!

咨询热线:18201594095

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> 新闻中心 > 行业热点 > 正文

绿灯行电缆创始人李月震:从孩子王到企业家

来源:https://cul.qq.com/a/20140902/053225.htm  作者:admin  发布时间:2019-12-14 15:43:01   次浏览

[摘要]《梦能成真》是一部描写山东著名企业家,绿灯行电缆产业集群董事长李月震先生奋斗历程的图书,自儿童时代调皮捣蛋写至后来创业成功,又经过十年发展坐拥数亿身家。

绿灯行电缆创始人李月震:从孩子王到企业家

《梦能成真》,田文 著,企业管理出版社

本文摘自《梦能成真》,田文 著,企业管理出版社,出版时间:2014年8月。

楔子

说起山东省聊城市的阳谷县,您可能立刻会联想到景阳岗——因为武松打虎的壮举,景阳岗至今名扬天下。除了这景阳岗,阳谷县还散布着一些古城遗迹,最早的东阿古城遗址,可上溯至西汉时期。而早自春秋战国时起,阳谷这个地方便人才辈出,“田忌赛马”、“围魏救赵”这些耳熟能详的成语典故,就来源于阳谷人孙膑。如今,阳谷县城北还有个迷魂阵村,相传此地正是当年孙膑围困庞涓之处。

但若论起阳谷县最早被记入史籍之处,却是自东向西流经县北的一条河。这条河自莘县文明寨起,只在阳谷县西北角略作停留,便奔聊城、德州、滨州而去,最终汇入渤海。这河的名字有些吓人,叫“徒骇河”,这是从上古时代传下来的。相传,徒骇河是大禹疏浚的九河之一,大禹治理此河时,“用工极众,沿河工难,众徒惊骇,故名徒骇”。

数千年来的沧海桑田,大禹治理过的那条徒骇河已只能在旧书卷中寻觅,如今的徒骇河波澜不惊,经年的治理让这条当初的害河,化为了一条惠民河。有了河水的浇灌,此处土地肥沃,如若在春夏相交之际,在河边放眼望去,是大片绿油油的麦田。这可真是好地,一亩地能产1000多斤粮食!有了上天的恩赐,两岸的居民大多世代务农。沿河散布着星星点点的村落,村名大多以姓氏开头,让人一望便知这是哪家的地界。

如果您再细心一些,也许还会注意到另一条河——新金线河。新金线河是徒骇河的支流,沿着阳谷县西境蜿蜒,终在县境的西北角汇入徒骇河。两河的交汇处将阳谷县与邻近的莘县隔开,北面是莘县的李凤桃村,过两座桥,便到了阳谷的李丙东村。这是个很小的村子,一共只有50多户人家,不到300口人。如您所料,这里的村民大多姓李。

村庄地处偏远,原本只有一条南北向的土路,直至如今也仅有一家商店。村里流传着一句老话,叫“河口湾,出大官”,只是这么多年来,却也不见出过什么贵人,恢复高考后的十余年间,这片土地也只走出过两个大学生。但这却是李丙东人最朴素的心愿,希望子弟能好好学习,日后能考上大学,走出乡土。也许,这也是古往今来全中国农民最朴实的心愿,不愿自己的后代在土地上辛劳,希望他们能走上仕途,有朝一日泽被乡里。

这句老话终究没能应验,但改变却在悄然发生。十多年前,压路机打破了李丙东村的寂静,一条水泥路自西北向东南穿村而过。自那以后,不时有客车抑或是货车驶过,带来了外地口音的客人,也带来了村庄新的希望。

数十年来,李丙东村从未这般热闹过,也从未迎接过这般多的来客。他们的目的地是村子东南面一片白墙蓝顶的建筑。这些建筑掩映在绿树之中,还有几个大字在一片绿意中探出脑袋。如果仔细辨认,可以看出那是“绿灯行天下,天下绿灯行”这几个字。

离村子不足百米之处,在那水泥路的尽头立着一个牌坊。抬头一望才知,这些建筑是“绿灯行工矿区”。谁能料到,这恍若世外桃源的地方,竟藏着一个偌大的工厂!平日里,不时有村民推着童车在厂内漫步,道路两旁低矮的树枝上零星挂着几个鸟笼,甚至还有人在池塘边上垂钓。这般情形实在让人无法想象,几步之外就是绿灯行电缆的生产车间!

李丙东人的生活,因为这绿灯行工矿区,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。非但李丙东村,周围村庄的青壮年也大都在此就业。不必再看天吃饭了,也不必再离家千里外出打工了,下了班,两杯小酒,妻儿环绕,这就是中国农民最朴素的幸福生活。

改变李丙东人千百年来生活轨迹的人,就出生在这村中的一棵洋槐树下。

这棵洋槐树就在村子的正中央,村里的老人会告诉你,这棵树历经了百十年的风霜,见证了李丙东村的变迁。

这棵百年老树同样也见证了我们主人公的成长,1970年8月26日,李月震就出生在这树下的一间平房里,李丙东村的改变也正是从这一刻悄然开始。

第一章 求学

第一节 执着少年

李月震是李文亮家最小的儿子。这是一个小康之家,李文亮是村干部,妻子务农,已有一个儿子,两个女儿。因为农村当时的风俗,通常喜欢给儿子取个女孩儿的名字才觉得好养活,于是李月震出生的时候,李文亮给他取了个女孩儿名,叫李月珍。因为是排行第二的小儿子,所以家里人唤他“二小”。

不料二小长大后颇为嫌弃这个疑似女孩儿的名字,一心想着改名,后来趁着人口普查的时候得偿所愿,取了个谐音,选了个“震”字。从这个字就能看出,我们的主人公不是个安分的人物,总想着折腾出点儿什么动静。只是谁也没能想到,他竟然折腾出了那么大的动静!

那么,我们还是一开始就依着他的心意,从小就称呼他为“李月震”吧。

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,所以我们的主人公也没有像传奇故事里一样,从小就有些不凡之处。乡亲们只是觉得这孩子从小就很懂礼貌,可也没觉得和别家的小孩有什么不同。如果非要说点儿区别,那就是这孩子打小就特别犟。

那是一年春天,屋外的洋槐树结出了花。当时的农村没有什么零食,清香甘甜的槐花就是孩子们最好的零食。有一天,李月震嘴馋了,想摘点槐花解馋,只是那挂着槐花的树枝有一人多高,哪里是年幼的李月震轻易可以摘到的。要是换了其他的小朋友,恐怕早就去喊大人来帮忙了,可李月震偏不,似乎只有自己摘到的才特别香。李月震在树下蹦蹦跳跳,时不时助跑一段,又或是从屋里搬出个小凳子“增高”,可手指尖始终离槐花还有那么一段距离。大人们看见了,觉得有趣,有心想看看这小朋友何时才肯松口喊人帮忙,不料他愣是自己在树下跟槐花较了一下午的劲,弄得大汗淋漓,压根儿就没想着要叫人帮忙摘一下。后来,还是姐姐放学回来看到这小家伙怪可怜的,顺手帮他摘了下来。李月震把槐花丢进嘴里,狠狠地嚼着,还在为没能自己摘下来而不高兴呢。

还有一次,李月震跟父亲到镇上办事,路过一个卖东西的小摊子,李月震看到上面摆了个黄色的小鸭子,就缠着管父亲要,当时李文亮急着办事情,说下次再买,李月震也懂事,当下就没再闹了。李文亮还以为这事就这么过去了,谁想李月震记得可牢了,第二天就又提起了买小鸭子的事。李文亮哄他说收摊了买不到了,可李月震就是不依不饶,他不哭也不闹,就是坚持不懈地每天说一遍“小鸭子”,直到把全家人都说烦了,只好托人到隔壁莘县给他买了一个。


上一篇:绿灯行电缆河南公司年度经销商大会胜利召开 下一篇: 到2025德国Uniper将关闭三座电站 占欧洲一半煤电产能